[產品經理FAQ ] 產品經理職場常見問答

關於delay怎麼處理、怎麼做產品決策、怎麼瞭解產品和技術、如何跨部門控時程、還有如何轉職Q&A大放送!

Evonne Tsai
10 min readJun 23, 2019

感激!「產品經理職場學」預購進度突破1000%啦!不過募資也倒數4天,快結束了,目前七四折,之後會恢復原價,還沒下訂的要快!

>> https://pse.is/HBYPN

這裡整理在Hahow開課頁面上有收到學員詢問的問題,還有我的回答,這些問題都蠻常見的,我認為也很適合跟大家分享,所以我稍微修改補充了一下,選了一些問題列在下面。

關於Delay/成本超過的處理

Q:

我是一個軟體工程師,因為之前面試某家公司有被PM問到一個問題,如果RD端開發的軟體不如預期會延期,那麼我們軟體測試部門這邊該如何應對??
我回答的是我們這邊會配合加班,並且將軟體的基本功能面都會掃過一遍,確保基本功能跟重要賣點功能不會有問題。 您覺得我這樣的回答是否還有修正空間呢?

Evonne回答:

如果是我會這樣處理這個問題:

  1. 最簡單的解法當然是加班,但是加班是非不得已才會使用的手段,如果常拿出來用的話會大傷士氣,沒有團隊受得了長期加班

2. 再進階一點的解法,就是分priority,可能需要開始做出取捨,包含開發端功能的取捨,那些功能這版一定要出,那些可以捨棄,還有測試端test case的取捨,test case一般會分level,有些測項是一定要測的,有些測項是針對特殊情境,發生機率不高,但是多測比較保險的,那些機率不高的test case是否可以捨棄,減少測試時間?

3. 再更進階的解法,是把RD/QA的排程「重疊」也就是想辦法與開發同步測試,RD完成某部分,QA就先同步開始測,RD繼續開發其他的功能,但這會有「前面測試時沒問題,後面開發新功能又被改壞」的風險,所以開發順序可能需要調整,可以先測試風險較低的功能,或是和其他功能相依性低的功能,而高風險、相依性高的功能,還是要整塊完成再進測,同樣確保一個獨立項目從頭到尾測試沒問題,後面開發就盡量不要動到那一塊

不過測試部門常常是到了要踩到死線的最後一刻,才被壓schedule要求加班的部門(哭),到了那個時候很多action都來不及做了,所以PM或是測試部門,都應該要隨時與RD on track,有delay的跡象就要開始討論風險與解法,不要認為在進測之前都不是自己的事情,多參與一點是為了專案,也是為了自己好,盡早發現,盡早治療……

Q:

接案時,契約內容沒有確認評估到規格,導致超過成本,或是交付不了,該怎麼思考後續解決方法

Evonne回答:

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一開始要確認規格,到後面救火都會變得很麻煩……

接著,我相信超過成本或是交付不了,都不會是「到要交付的前一刻才發現」的事情,在發現有風險時,就要開始跟客戶溝通,為什麼會和一開始的評估有落差,可能客戶多要求了那些功能,或是那些功能做起來不如預期,慢慢建立、同步客戶的心理預期,並跟客戶討論是不是有功能可以捨棄,或是成本上可以追加的

同時,要確認失血會多嚴重,要確認合約中是不是有相關的賠付條款,同時也要先舉手讓老闆知道目前的情況(在風險發生初期就要舉手,老闆有更多工具可以協助處理,例如客戶不買單時,由老闆出面跟客戶談,會比小PM有用)

https://www.pexels.com/photo/schedule-planning-startup-launching-7376/

關於做產品決策

Q:

希望可以多了解產品經理, 在組織內部在決策產品相關事宜時,該如何做決定

Evonne回答:

這個問題很大,我嘗試簡單回答,我認為組織內部決策產品相關事宜時,最重要的是要回歸「商業價值」,這也是一個PM對自己產品要最有掌握的地方,這裡指的商業價值包含:用戶數量、潛在收益、開發成本、公司的品牌形象、策略方向、客戶關係維護……等等,依照公司的優先順序,或是不同的產品/功能不同而不同。

如果無法找出商業價值,很難往下做決策的損益比較,當然也推動不了決策,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。

另外,時時回歸商業價值的決策判斷,也能讓你和你的團隊的貢獻能被看到,畢竟對公司而言,重要的不是你和你的團隊做了多少功能,加了多少班,而是為公司帶來多少價值。

關於如何開始瞭解技術以及功能

軟體篇:

Q:

自己擔任新創網站系統公司的 PM 三年, 因為公司想要開發產品,現在轉型變成產品 PM, 管理的是已經運行兩年的產品而不是新產品, 在團隊中是「最不熟產品」的情況下, 覺得同時需要和客服、業務、工程師溝通常常感到很混亂,容易被牽著走。 最重要的,有點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道怎麼統整管理手上的產品, 一點方向都沒有,有很明顯感覺到專案 PM 跟產品 PM 的落差, 希望可以在課堂上聽到老師對於產品 PM 的分享~

Evonne回答:

剛上手一個產品,會有過渡期是很正常的 先給你一些建議,我自己會從三個方向著手

  1. 自己把產品玩一次,把關鍵流程畫出來,然後慢慢展開細化,所謂的關鍵流程,就是先假設你自己是一個你們平台上的主要用戶,有一個目標,當然這個目標要是用戶常見的目標,然後畫出在你們的產品中要完成這個目標的整個流程。

例如對電商平台來說,大部分「買家」這個角色的目標是要買東西,那妳就先把買家從下載app、註冊、搜尋產品、選擇產品、放到購物車、選物流方式、選結帳方式、確認下單這整個流程畫出來,再細化展開這中間有什麼選項,為什麼目前app這麼設計,其他競爭者是怎麼做。

另外,選定角色以及目標很重要,如果你一開始設定的角色是「賣家」,那整個要挖掘的流程又不同了,重點可能在於從上架商品到收款對帳的流程。

2. 任何客服、業務、工程師問的問題,都把介面叫出來,用畫面跟他們溝通,這可以確保自己「叫得出那一頁」,越用會越純熟,也能跟他們同步雙方溝通的是不是同一件事情,減少誤會。

3. 親自去回客服問題,或至少都要看過客服這邊都遇到什麼問題,客服那邊回來的問題最直接,是實際使用、有場景的use case,也是客人明確會碰到的問題,而且比較急,有一些時間壓力,可以很快成長:P

硬體規格篇:

Q:

希望可以多分享毫無科技背景的菜鳥PM,可從哪邊可以補強在產品規格上的理解不足(因為非本科生,毫無接觸)!要怎麼去做這份功課,才能快速擺脫讓人覺得是什麼都不懂的菜鳥PM?

Evonne回答:

在規格與技術的理解方面我可以先給你一個我覺得很有效的方法,就是「從整體使用流程去理解規格」。

例如,如果你的產品是一台照相機,使用者要拍照,首先要進光,需要有光圈,光圈是做什麼用的,不同規格會有什麼影響,然後要把影像記錄下來,怎麼記錄呢?你會查到「感光」這個詞,相機是怎麼感光的?感光元件的規格有哪些,各有什麼差異...等等,從流程理解規格以及這些規格代表的意義,會更有架構,和工程師討論時,也會理解在討論的是哪部分,用戶在意的是光線還是其他因素,所以這個規格可不可以這樣訂……等等。

關於排程

Q:

管理跨部門多個任務進度的方法

Evonne回答:

跨部門專案管理除了原本的專案管理以外,多了「跨部門」因素,最大的兩個重點,在於「搞定真正做決定的人」還有「風險管理」,由於跨部門,溝通上面可能會比較長一點,如果沒有找到真的做決定,或是有實質影響力的人,很容易做決定懸而未決、突然有人半路殺出來改變決定,或是無法得到最新的消息,許多風險也會藏在這些地方;

另外風險還會藏在--不同部門之間「認為其他部門要做的事情」,可能A部門覺得這是B部門要準備,B部門覺得A部門要負責,中間就可能掉球,PM對於兩個部門的「邊界」要特別注意釐清到底誰要負責,要做到什麼程度

關於轉職

Q:一路經歷到現在第三家新創公司,正在熟悉產品經理的思維與訓練,預計規劃3年後可以轉戰大公司,不知道Evonne是否可以分享更多提前準備的軟技能與硬技能?

Evonne回答:

我在課程中有討論到大公司以及小公司在轉職上的優勢以及劣勢,如果妳現在要開始準備進入大公司,我認為可以先盤點妳現有的資源以及強項,例如妳目前的工作是新創,那麼在妳這個領域裡面的大公司是誰,他們有沒有相關的機會,畢竟同產業或類似產業,要轉職的勝率比較高。

當妳鎖定公司之後,妳可以在Linkedin上面看這家公司妳目標職位的人在做什麼,妳目前在工作上有什麼可以發揮或加強的,因為是大公司,一般在Linkedin上或是網路上的職缺或面試經驗分享都會比較多,可以好好利用,甚至找該公司做相關工作的人聊聊,能更理解職位內容。

BTW其實我覺得不用等三年,累積觀察幾個月就可以開始投履歷了~除非妳手上有什麼專案還沒結束,還沒建立起實績,不然用同樣的方法論,等幾個月跟等幾年,我認為結果是差不多的:P

其他:關於課程和書的差別

Q:

我有購買您的新書, 請問此課程跟書上面的知識點有什麼差異?

Evonne回答:

新書和課程的內容是完全不一樣的喔!新書著重的是「利用產品經理的方法論分析商業模式」,這門線上課程則是「實務上如何爭取PM機會」,還有「在PM的日常工作中會遇到的種種溝通以及專案管理怎麼做」,比較偏向實務「怎麼做」的範圍。

以上,大家有問題請好好把握詢問(我的A是否都寫得太長……),募資倒數五天,之後Q&A會放在只有上課學生能參加的專屬社團當中。

==

感謝各方支持,我的線上課程:「產品經理職場學:PM 必修的職涯指南」,募資已經超標過1000%,募資倒數4天,即將在8月1日開課囉!課程介紹:

https://pse.is/HBYPN

這堂課讓你可以學會三項關鍵能力,能讓你在職場上--

1. 精準掌握老闆以及客戶的需求,並進一步「控制他們的期待」

2. 把專案的掌握度還給自己,不再被各方需求拖著走,避免只有苦勞,沒有功勞的窘境

3. 建立職涯的基本sense以及學習方法,從小白快速level up!

歡迎把這個課程資訊分享給有志進入產品經理領域的朋友們!

課程分成三大部分:「如何爭取 PM 工作?」「工作軟技能:溝通與驅動」以及「工作硬實力:專案管理概論」。在這堂課,你會學到的必備技能有:「爭取資源的能力」、「溝通能力」、「專案管理能力」。而這樣的職能,不僅僅只適用於產品經理,也會是讓你的職涯一路吃香順暢的關鍵能力!募資期間大特惠,原價$1888,募資期間只要$1399,還有滿額解鎖活動,大家趕緊手刀報名!

==

我的新書也出了喔!(我的人生鳩竟為什麼要這麼逼自己)打造360度行銷產品力:產品經理帶你直搗商業競爭核心,以下是博客來購書頁面:

==

不想錯過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Line官方帳號訂閱我的文章,有熱騰騰新文會寄給你喔!將以下帳號加入好友就可以囉(記得包含@): @hlx8693c

關於拍手,陪我做個實驗吧!
我希望拍手除了支持之外,也能嘗試做為投票工具,所以:
如果你/妳只是單純喜歡這篇文章,請給我1–10個拍手。
如果你/妳很喜歡我的「職場分享」類型的文章,請給我這篇文章11個以上拍手,越喜歡當然可以拍越多,我之後會為你常寫的!
也要記得「Follow」我 Evonne Tsai,讓我提供更多優質文章給您

--

--

Evonne Tsai
Evonne Tsai

Written by Evonne Tsai

財金人,科技人,行銷人,商業思維學院產品課程主理人;十餘年產品行銷與管理經驗,Mail: evonnetsai417@gmail.com

Responses (1)